一般來說,激光導航 AGV 的成本更高。
一、硬件成本方面
電磁導航 AGV 硬件成本
電磁導航 AGV 主要的硬件成本在于電磁感應裝置。它在地面下埋設的金屬導線成本相對較低,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引導方式。車載的電磁傳感器價格也較為親民,其主要功能是感應磁場強度和方向。
例如,普通電磁導航 AGV 的電磁傳感器價格可能在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,而埋設金屬導線的成本如果按一定的工作區(qū)域計算,每平方米的成本相對較低,整體硬件成本在導航部分投入較少。
激光導航 AGV 硬件成本
激光導航 AGV 需要配備高精度的激光掃描器。這些激光掃描器通常價格昂貴,因為它們要能夠精確地掃描周圍環(huán)境中的反射板,并且通過復雜的算法來確定自身位置。
例如,高精度的激光掃描器價格可能在數萬元,而且為了保證掃描效果和準確性,反射板的材質和安裝也有一定要求,反射板的成本加上高精度激光掃描器的成本使得激光導航 AGV 在硬件上的初期投資就比較高。
二、軟件成本方面
電磁導航 AGV 軟件成本
電磁導航 AGV 的軟件相對簡單,主要是控制車輛沿著預設的電磁路線行駛,軟件的開發(fā)和維護成本較低。其路徑規(guī)劃通常是基于固定的電磁導線鋪設路線,軟件算法不需要處理復雜的環(huán)境信息和動態(tài)的路徑規(guī)劃。
例如,電磁導航 AGV 軟件的開發(fā)可能只需要一些基本的路徑跟蹤算法,這些算法相對成熟,開發(fā)周期短,成本自然也較低。
激光導航 AGV 軟件成本
激光導航 AGV 需要復雜的軟件來處理激光掃描的數據,進行實時的地圖構建和路徑規(guī)劃。軟件需要能夠識別反射板的位置信息,并且根據環(huán)境變化和任務需求動態(tài)地調整行駛路徑。
這種軟件的開發(fā)需要專業(yè)的軟件工程師和復雜的算法設計,例如,需要運用到 SLAM(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)技術,開發(fā)和維護這樣的軟件成本很高,而且軟件更新和優(yōu)化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。
三、安裝和調試成本方面
電磁導航 AGV 安裝和調試成本
電磁導航 AGV 的安裝主要是埋設地下導線,雖然這需要一定的施工,但相對來說技術難度較低。調試過程主要是對電磁感應系統(tǒng)進行校準,確保車輛能夠準確地跟隨電磁線路徑。
一般情況下,安裝和調試的周期較短,成本也比較容易控制。如果工作區(qū)域較小,安裝和調試可能在幾天內就能完成,成本也相對較低。
激光導航 AGV 安裝和調試成本
激光導航 AGV 的安裝需要精確安裝反射板,并且要對激光掃描器進行精確的校準。在安裝反射板時,要考慮反射板的位置、角度等因素,以確保激光掃描器能夠準確地識別。
調試過程更加復雜,需要對整個導航系統(tǒng)進行精度測試和地圖構建,安裝和調試周期可能會比較長,特別是在大型的工作區(qū)域或者復雜的環(huán)境中,這就導致安裝和調試成本較高。